致敬引路人 这是一封来自江苏兴化的家书

2023-04-04 14:51:32 央广网

这是原兴化市公安局民警、如今在兴化市纪委工作的周铁锋,写给已逝父亲周航彬的一封家书。

周杭彬生前是兴化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便衣侦查中队中队长。2018年4月13日,周杭彬同志在执行勤务时不幸因公殉职,终年54岁。后获评第六届“江苏最美警察”特别奖,追记个人一等功。

一起来听周铁锋对警察父亲的悼念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周杭彬生前照片(央广网发 王大华供图)

在我小时候,父亲总是穿着一身警服,戴着大檐帽,浑身透露着威严和正气。不知从何时起,我心中也有了一个警察梦,梦想着有一天能像父亲一样,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。

2009年,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,考入了兴化市公安局,被分配到中堡派出所,成为了一名基层干警。有过农村工作经历的都应该知道,基层派出所的繁杂和琐碎,既有侦破案件打击犯罪,又有纠纷调处矛盾化解。初出茅庐的我不太适应工作的节奏和强度,难免有些烦躁和抱怨。父亲看到我的表现没有多言,只是说了一句:“多向所里的前辈们学学,很多老同志扎根基层,一生都在默默奉献。”我起初不以为然,还小声嘟囔了几句。

直到有一天,我下班后开车到兴化市公安局楼下,准备接父亲回家,他在电话里只是说了一句:“我还有工作,你先回家。”默默等了半个多钟头,还不见父亲下楼,我忍不住又打电话催促他,电话里我明显听出了父亲的不满:“你看看这栋大楼里有多少灯亮着,有多少人还在辛苦地奋战着。”然后父亲就挂断了电话。我抬起头,看着眼前灯火通明的公安局大楼,那一刻,我深感羞愧,也明白了人民警察守护万家灯火的意义。

在我从警之路上给我指点和帮助的,除了父亲,还有许多公安战线的前辈们。回忆工作之初,很多事情都历历在目。在派出所能文能武的华鉴所长带着我办案、写材料,东奔西跑,经常出差,经常听到他感慨:“哎,成天忙着工作,欠老婆孩子的太多,这个家都是你嫂子忙里忙外照料着,幸亏家里有个贤内助。”他这种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做法深深影响了我,直到现在,我都以有这样一位好师父为荣。

常年在基层工作的业堂所长,带着我走家进户,访民情听民意,走到哪都能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。每当社区群众遇到难事和纠纷,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请他主持公道,他经常教育我:“小周,咱干社区民警的,就要俯下身子,做群众的贴心人、自己人,让群众信得过、靠得住,要对得起群众对我们警察的信赖。”

在我办理从警经历中第一起刑事案件时,联系我们派出所的刑警中队长戎腾看到还是新手的我,手把手耐心细致地教,一步步看我把各个环节走完后,还教导我:“年轻人就要多干多练,给自己多加担子,别怕苦别怕事,敢于担当,要把每个案件办好,这样才能做个好刑警。”

为了侦破中堡辖区“空关房”案件,当时还是公安局技术骨干的女警许小莉带着我逐家逐户采集指纹、收集线索,面对枯燥繁琐的工作,她毫无怨言,经常说“群众身边无小事,通过技术手段破案,帮助群众挽回损失,那我们的工作就有意义。”后来,她主动请缨到基层派出所挑重担,我在工作中和这位姐姐所长多有交集,疫情防控期间,她下社区、上“疫”线,省道卡口、镇区卡口、村庄卡口,处处都有她的身影。在她的感召下,派出所全体党员民警写下请战书,踊跃参战,虽然岗位变了,但她那份为民情怀始终未变。

在我成长的路上,父亲和前辈们传授了我很多经验,无论是做人,还是从警,让我得到启迪,受益匪浅。在他们身上闪耀的公安精神一直激励我、督促我牢记和践行入警誓言。

如今,父亲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,每当翻看家中泛黄的老照片时,我对父亲仍充满着无比的崇敬,还有无限的怀念……

2023清明缅怀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猜你喜欢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中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